字段 | 字段内容 |
---|---|
001 | 012023001425 |
010 | a978-7-5217-3698-4dCNY68.00 |
100 | $a: 20220311d2022 em y0chiy50 ea |
101 | $a: chi$c: eng |
102 | $a: CN$b: 110000 |
105 | $a: y a 000yy |
106 | $a: r |
200 | $a: 遇见中国$A: yu jian zhong guo$e: 中西哲学的一次对话$f: (美) 迈克尔·桑德尔, 德安博编$d: = Encountering China$e: Michael Sandel and chinese philosophy$f: Micbadl Sandel, Paul J. D'Ambrwio$g: 朱慧玲, 贾沛韬译$z: eng |
210 | $a: 北京$c: 中信出版集团$d: 2022 |
215 | $a: 11, 312页$d: 23cm |
314 | $a: 迈克尔·桑德尔, 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安博, 美国波士顿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讲中国哲学。朱慧玲,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哈佛大学政府系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政治哲学, 代表译著有《公正》《保守主义的精神》等。贾沛韬, 清华大学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及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320 | $a: 有书目 (第307页) |
330 | $a: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九位中国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概念和观点比较迈克尔·桑德尔在其《公正》《反对完美》《民主的不满》等著作中提出的有关正义、道德、共同体等哲学观念, 并指出中国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共通性与区别, 桑德尔在最后对各方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回应, 表达了“向中国哲学学习”的美好意愿。本书尝试从中国哲学的概念、框架或问题来进入西方哲学思想, 是对既有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创新, 有助于中西哲学的平等对话, 更有助于发掘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哲学话语体系, 对中西平等对话和文化自信的构建颇具启发意义。 |
500 | $1: 0$a: Encountering China : Michael Sandel and chinese philosophy$m: Chinese |
517 | $a: 中西哲学的一次对话$A: zhong xi zhe xue de yi ci dui hua |
606 | $a: 西方国家$A: xi fang guo jia$j: 文集 |
690 | $a: B1-03$v: 5 |
701 | $a: 德安博$A: de an bo$g: (D'Ambrwio, Paul J.)$4: 编 |
702 | $a: 贾沛韬$A: jia pei tao$4: 译 |
801 | $a: CN$b: 湖北三新$c: 20220311 |
905 | $f: 2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www.beian.miit.gov.cn
欢迎第540963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